2011-6-7
——记援疆干部张健同志三载援疆路
于新疆东北边陲的青河县,因青格里河而得名,蒙古语意为“美丽青澈的河流”。尽管有着诗情画意的名字,青河却属于典型“少边穷牧”山区县,全年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零下53℃,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艰苦边远五类地区。可以说,世世代代的青河人都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抗争。2008年,青河人民迎来了一只“北飞雁”――中国银行北京王府井支行副行长张健,他作为中组部第六批援疆干部,主动放弃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立志用自己全部的智彗和热情,为偏远贫困地区作奉献。
巧借东风破行
三月阳春驱走了酷寒风雪,青格里展露出美丽迷人的一面。这里有好似人间仙境、塞外桃源的“三道海子”,有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鹿石、草原石人和岩刻画,还有新疆边贸事业发展的缩影、对第三国开发的一类口岸—塔克什肯口岸。但受地缘、资金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没有转化为能拉动经济发展的旅游产业。
分管旅游工作的张健在对比分析著名旅游区的发展经验后认为,要想发展旅游业,就必需立足边境县这个突破口,巧借喀纳斯旅游大环境这个“东风”,提振青河县旅游业。他提出的“品牌包装、延伸市场”旅游业发展思路,得到了县领导的大力支持。张健先是借助喀纳斯国际旅行社设立了青河分公司,同步开展《青河县准噶尔石砌古墓群景区规划》评审及招商工作,并争取启动了查干郭勒乡—三道海子旅游公路建设工程。然后针对不同市场层次,争取资金聘请知名广告公司,为青河县旅游产业量身设计制了宣传画册和音像制品,并与中国南航集团文化传媒公司协商签订宣传协议,在《航空旅游报》上连续刊登了11篇介绍青河旅游文化的版面,有力扩大了青河县的知名度。在延伸市场方面,张健围绕“边境旅游”,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后完成塔克什肯口岸申请国家三A级景区初评工作,联合蒙古国举办了两届“中蒙塔克什肯·雅仁特口岸国际边境旅游节”,并与蒙古国布尔干县、乌音其县签定了《边境旅游合作协议书》,成功开启了塔克什肯口岸—蒙古国布尔干县旅游线路。
揭开神秘面纱的青格里,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游、考古游和跨国游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客。2010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3.1万人次,旅游收入9250万元,较两年前翻了两番,通过民俗游直接拉动近千户牧民发展“牧家乐”旅游业。现在,旅游业渐已成立拉动县域经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四处“化缘”的“募捐书记”
如今,张健在北京的领导、同事和朋友圈内,多了个“募捐书记”的称号。因为只要见面一开口,他就是诉苦要钱。“没有办法,青河人民活的太苦了。”张健感叹道。也正是张健两年多来的“化缘”路,让身边的领导、同事和亲友认识了青河,他们通过张健真切感受到当地发展和百姓生活的现状,大家从理解,被感动,再到倾情援助,为青河这个“穷亲威”送来了大量的项目、资金和设备。
“援助青河的事要特办,让张健带着申请来,带着爱心走”成了中国银行内部不成文的规定。他的“娘家人”中国银行及北京分行和系统职工自2008年以来,先后为青河县捐赠了35万元援助款,赠送了30万余的办公设备、20万元图书、19辆办公用车、44台电脑和50万元牧民定居工程项目资金。期间,他还协调中国银行培训中心,组织青河县138名乡科级干部到北京参加培训,并赴山东青岛、潍坊和浙江杭州、义乌等地考察学习,极大地开阔了干部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每年春节休假张健回京探亲,是他爱人和孩子最高兴的日子。可十来天的假期,张健几乎没带儿子出去玩过一次,没在家里吃过几回团圆饭。他把每次休假都安排的满满的,将有限的时间用来走访领导、会见同事和朋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跑项目、谋合作、要资金。2009年,他通过朋友联系,促成北京一家销售企业与青河县签订了每年100万元的特色农产品收购合同,使青河县的绒山羊、阿魏菇等农产品第一次走出新疆、摆上了北京商场的货架。当年,他还从中国残联争取到了价值5万元的100辆轮椅,并从通过自己曾在奥组委工作的机会,向奥组委申请将价值110万元的办公设备捐助给青河县,有力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
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美丽的青格里河畔、巍巍阿尔泰山,无数次让张健热血沸腾。但让他更为震撼的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还生活着一群群几乎“与世隔绝”的孩子:他们在四处漏风的危房中上课、没有像样的桌椅、不知电脑网络为何物,一些孩子甚至连青河县都没有去过,更别说看到神圣的天安门了……
“我要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青格里,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美丽!”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张健只要有空就把当时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的照片传到网上,多次向公益组织求助,2010年6月,北京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终于被他的真情打动,同意举办“马背上的孩子游北京、观世博”活动。同时,张健的美好心愿也得到了派出单位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大力支持,同步举办了“边疆少年儿童看北京”公益活动。这场“爱心联袂”,使青河县40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和20名优秀教师实现了走出青格里的愿望,在半年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参观了北京天安门、长城、上海世博园,并与上海的小朋友进行联欢,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成果。在孩子们出发前,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还捐赠了18万元及20部数码相机,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每名孩子捐赠了价值1000元的服装及学习用品。乡贫困生阿那尔在天安门前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她说:“是张叔叔帮助我们圆了多年的梦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把家乡建设的和首都一像美丽!”
为了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实现求知成才的愿望,张健不仅自己出资长期资助10名贫困学生,还四处奔波,多方争取支援当地教育事业。2010年,他联系到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陈沙立慈善基金会,争取为青河县哈里恒小学捐赠了50万元资金,帮助当地建起了第一所砖混结构的教室,购置了崭新的桌椅板登,以及孩子们最喜欢的图书。同年,张健还“越级”找到了中国银行总行,请求把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纳入对口支持计划,每年向该乡援助20万元,用于当地贫困村校舍建设和补助寄宿制贫困生的生活费。2010年,他又协调万年嘉和房地产公司向青河县教育系统捐赠了12台电脑,送给贫困村小学,让那里的孩子第一次通过网络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为了风雪中患难的亲人
2009年冬季,阿勒泰地区遭遇60年不遇的雪灾,灾害多发区青河县也未能幸免。这场持续近三个月的灾难,使全县几万只牲畜无法转移、上百户牧民房屋受损、几乎所有道路被封。看到一群群牲畜断草断粮,看到牧民兄弟那无助的眼神,张健感到切身的痛。他不顾班子成员的劝阻,与党员干部一道,冒雪深入受灾牧民家中,帮助运送救灾物资、指挥牲畜转场。2010年1月初,前期抗灾工作刚有一点起色,青河县又连降暴雪,当时全县已用光了所有的储备草料和救灾物资。在这危难时刻,张健决定赴京求援。在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张健连夜驱车十几个小时赶到乌鲁木齐机场飞往北京。动员全行职工为远方的亲人捐款捐物。在他的感染下,短短三天,中国银行总行无偿为青河县捐赠35万元,总行全体干部职工自发捐赠30万元,并争取到北京市慈善协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大力援助,先后为青河县捐赠了50万元救灾资金和10吨面粉。这些“救命款、救命粮”,及时缓解了灾区困难,在取得抗灾全线胜利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载援疆路,事事见真情。在他的努力下,三道海子旅游区的道路得以通达,哈里恒村建起了蔬菜大棚基地,上百户牧民换了新家……三年的奔波劳顿,三年的酷寒风沙,让张健变黑了、变瘦了。有人问张健,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段”奉献给援疆事业,是否值得?张健用自己日记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了回答:“我从未感到寂莫,因为青格里就是我的家;我从未感到后悔,因为这样的付出才更有意义……”
稿源:青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地区人才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