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早市买些黏苞米吧,回来咱们吃点儿新鲜货。”还没等我睁开眼睛,妻子就催促我到早市买新下来的苞米。
“还真得买些黏苞米啃啃。”我应和着。在东北,8月末9月初正是开始吃新鲜苞米的好时候。
要想吃顿喷香的烀苞米,在苞米的选择及烀苞米的方法技巧上是有讲究的。
苞米最好选当天掰下来的,这样能确保苞米新鲜;再有,要挑选比较嫩的,嫩的苞米吃起来口感好。
烀苞米更有讲究。第一,扒苞米皮子时一定要留三四片紧贴苞米棒的苞米皮子,包裹苞米棒子,以确保烀熟的苞米有清香味;第二,苞米一定要冷水下锅(最好是农家大锅),开锅后要用文火慢烀,把苞米的香味充分激发出来,同时还要把握时间不能把苞米烀得过火,烀过火就没有了嚼头。
烀好的苞米配上烀土豆、烀茄子、烀西葫芦以及小葱,蘸上辣椒酱,那滋味简直是美死了。
现在吃上一顿烀苞米是改善伙食,过去吃顿烀苞米那是填饱肚子。
改革开放前,我家人口比较多,口粮紧缺是父母最担心的大问题。为了让全家人填饱肚子,父母及年长的哥哥姐姐每天在生产队从事劳动,一年下来挣的工分也不够我们一家十来口人的口粮钱。生产队也只能按照家庭人口,适当发放一些反销粮,以解决缺粮户的口粮问题。
当年的返销粮以苞米为主。返销粮有的质量好些,有的质量不好。甚至有的返销苞米生了虫子,还有的苞米粒子已经发霉变质。
为了防止吃了霉变的苞米中毒,傍晚或者煤油灯下,父亲母亲借着微光把苞米里的虫子或发霉的苞米粒子挑拣出来。尽管这样的苞米不好吃,为了填饱肚子别管好吃不好吃,也只能将就吃了。因为这样的返销粮不吃,也没有别的粮食可吃,不吃就得挨饿。
苞米的做法有苞米面大饼子、苞米碴子粥、苞米面馇条、苞米面发糕、苞米面疙瘩汤、苞米面糊糊等等,可谓是做法多样,吃法翻新。尽管翻新花样,长时间地吃一种食物也会反胃冒酸水。
苞米维持着我们一家十来口人的生活,生活虽艰难,但是忙忙碌碌的日子里也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按照人口分到各家各户,实行自主经营。各家各户春天种什么粮食作物,自己说了算。农民在大面积种植苞米的同时,还种高粱、谷子、糜子等一些小杂粮。
各家各户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促进了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也一改往日以苞米为主要食材的单一主食,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传统的苞米种植是利用犁杖完成的,程序十分严格,过程也十分烦琐。经过破垄、施肥、踩格子、点种、回墒、轧地等多个环节,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大。
展开全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民的种植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农业机械春天翻一次地,自动播种机播一次种,后期抓住天气适时喷洒除草和防病虫害的药剂,就可以等着秋天收获了。
一年秋风爽,年年秋叶黄。又到了一年一季收获苞米的时候了。这些年虽然没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对农村的生产生活还是了如指掌。
农村的生活、农村的老苞米、农村的亲爹亲娘,各式各样的情境历历在目,使我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怀有深深的感情。
“顶山十月秋如锦,晓露初晞风乍凉。陌上人喧包谷熟,村边烟散柿林黄。”十月山顶的秋天如画一样美丽,早晨的露水随风有一股清凉,地里玉米成熟了人声嘈杂,村子周边烟气袅袅,柿子林黄了。这是秋天到来时对苞米等农作物成熟和农民忙忙碌碌状况的真实写照。
农村的老苞米,在父母的心里,就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果腹必需品,他们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汗水;农村的老苞米,在我的心里,就是陪伴我成长的伙伴,我为此掌握了农业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农村的老玉米,在国人面前,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因此国家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老苞米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烟火气的来源,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的保障。
此刻,老苞米浓浓的香味又在房间里氤氲开来……
文:陈金
图:孟绍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