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邓泉泉)提到母亲,总是我心中不舍的痛。母亲家里孩子多,有四个姐姐,她是最小的一个,但是在那个物资困乏的年代,谁都无不逃脱挨饿的结局。因为家里穷,母亲的几个姐姐早早就出嫁了,当时母亲的二姐嫁了一个个转业军人,所以条件要好一些,因此母亲只身来到新疆富蕴县投靠了二姐,希望能解决温饱问题。
从我的一出生,就随母亲一直生活,而我的姐姐却没有这样的福气,因此母亲的性格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告诫我:要我让着比自己年龄小的小孩,要对大人有礼貌,要尊敬老人......。我记住了母新的教导。这种70后的记忆很顽固,一直伴着我成长。
长大一些,我随母亲搬进了县城,母亲从不忘记对我的教育,邻居谁家的儿子不孝顺,谁家的儿媳脾气坏,谁家的子女做了坏事,我的母亲就会拿这些人来当我的反面教材:千万不要跟某某学。相反,邻家里哪个人做了好事,母亲就一定会告诉我:以后要好好向某某学。记忆里,我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就问母亲是什么意思,因为母亲上过的学不多,因此也讲不太明白,只是说“你爸是老师,问你爸去!”,随着年龄的增大,更加深了我对解这句话的理解。
这只是我所受家教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母亲从一个家庭主妇到后来的政府食堂的工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间断过对我进行严格的家教,使我懂得了善良,学会了分担。长大成人之后,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成,为人的善良诚恳和做事的细致勤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教育。
我也由此深深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家风和家庭教育有助于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一个人基本的品行奠基于家庭教育。然而,当下社会,多少母亲以爱的名义杀伐了子女的童年,让自私、蛮横、无理成为了理所应当,甚至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事,对于我们是故事,对于孩子将是你教育的思考:
两个孩子吵架,其中一位的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别怕,吵不过你就打,打不过我帮你。另一位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叫你别惹事偏要惹,被人打死了才好,不被人打你不长记性。两个孩子长大后,一个凶悍不讲理,一个懦弱又怕事,人格都不完整。
所以,我们教孩子必须要帮助他们分析对与错,然后告诉他如何去处理矛盾,否则就会像上面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一个凶悍不讲理,一个懦弱又怕事,造就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现在的不少年轻人不懂礼貌,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出在家风的养成和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关键,父母拿孩子当皇帝,这个孩子一定唯我独尊,目中无人。
也有许多人试图将子女教成好人,结果大失所望。好人和坏人都是教出来的,但为什么愿望和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呢?原因可能很多,其中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家风缺失或家教方法不当。
家庭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孩子学会分担,让家庭教育形成一种正能量的风气,良好的家风从家教开始,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分担教育,一个人如果缺少分担意识,他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倘若家教培养出来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家庭和社会基础就会动摇,人类生存环境必然越来越恶劣。正如郑板桥送给郑煊那幅对联的题头“吃亏是福”!
[责任编辑:肖怀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