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梅
在当前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中,广大驻村干部应注重端正“基层”观念,强化形象意识,用行动说话,树立务实勤勉、脚踏实地的形象,为基层干部群众做好表率,赢得信任。
说话不失言。驻村干部要多用乡音土语、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好党的政策。在基层要多说群众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掏心窝子的话”,真正拉近距离,打开群众心底的“话匣子”。在一些公开场合发表意见,要考虑所说内容的真实性、思想性、政治性和健康性,不可不分场合、不讲分寸、不看对象地谈论一些不该谈的事情。如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谈论一些社会问题;传播小道消息,发泄不满情绪等等,要注意在群众中引导和树立正面的舆论观念。
调查不失实。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下情,是驻村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基本功。基层平时上报的材料,可能报喜不报忧。要利用下基层的机会,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困难最艰巨的地方去,到工作最复杂的地方去,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听群众讲真话、讲实话,甚至是“带刺”的原汁原味的话,掌握不掺水分、不加修饰的第一手资料,为正确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事不失信。《庄子·鱼父》有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基层干部群众有很多实际困难,迫切希望干部能为其排忧解难。作为驻村干部,应理解群众的心情,体谅百姓的困难,尽量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不要看了激动,表了硬态,而事后不动,言而无信,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对一些能办并表了态的事,要说办就办,办就办好,使群众满意;对一些该办但需要协调的事,应积极疏通各方,尽心尽责地办;对一些确属实际困难,而自己又无力解决,需请示上级或进行集体商议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或进行集体研究,并将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免基层干部群众长期坐在“冷板凳”上。
生活不失度。生活作风问题对党的干部来说却是大事,是大节。群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生活作风来认识、评价一个干部的。例如,一个干部作风粗暴、简单,但生活作风比较严谨,做错了事情,群众往往只说他水平低。但是,一个干部即使工作很有能力,但生活作风腐化,群众就没一句好话了。正如群众所言,一个党员干部如果生活作风不正,其他方面的作风肯定好不了。因此,驻村干部一定要在生活作风上加强自我修养。把“访惠聚”驻村工作当作是锻炼思想作风的好机会,在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中,在亲身体验基层生活中,对自己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玩的事情不玩,用基层的新鲜空气进一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保持头脑清醒,注重个人修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
俗话说,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干部形象不是小问题,群众会以小见大看待干部。因此,驻村干部要做到外表有形、语言有度、行为有谱,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提升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卡力哈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