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了青河
个人介绍:范杰,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届毕业生,先后担任班长、团委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等职务。曾获得“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 “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荣誉称号50余次。大学期间曾随团中央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日本、台湾等地交流访问。2012年下半年,主动报名成为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青河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2012年7月22日,我从家乡山东烟台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当坐在车厢里望着窗外飞逝而去的土地时,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大学四年。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从没有中断过三下乡、大型赛会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一千余小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早已深深地在我的心里牢牢扎下了根。毕业时,我放弃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放弃了央企的高薪就业机会,放弃了家乡公务员的录取资格,也放弃了在父母身边享受安逸的环境,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难得的决定——我要去新疆,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做一件让自己一生难忘的事。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而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是我们真实的在成长。有的人想要在繁华的都市中成长,有的人想要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而我决定把自己放在另一个偏远的地方,那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生活的吵杂、没有人际的繁复,然而那里却是让我大展才华的地方,那里是西部,是基层,是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
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分配到青河县委组织部远程办公室担任组织干事。青河县是国家级五类艰苦地区,位于中国、蒙古两国边境线上,全县85%以上的人口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无悔青春,勇往直前,好儿女闯边疆建功立业。我深深地知道,正是因为工作在新疆,才能望见荒漠山峦与咫尺蓝天,才能品尝手抓羊肉与骆驼奶鲜,自己虽然暂时放弃了别人艳羡的前程和优越的环境,却做了一件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体验到了别人想体验却无法实现的生活。入职以来的六个月里,我出色地完成了组织干部考核、组工信息撰写等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撰写国家级1篇,自治区级2篇,地区级信息63篇,完成党建调研报告1篇,制作完成党建专题片2个,义务献血400cc。
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应该懂得利用自身的资源,想尽办法扩大渠道,真正为服务地的群众们做些贡献。我通过自身努力,建立起了青河县团委与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之间的对口联系,经阿勒泰地区团委、自治区团委审批,从2013年开始,哈尔滨工程大学将每年派驻一个5—10人规模的研究生支教团定点青河县进行支教服务。从此以后,我的师弟师妹们将一届一届的来到青河这片神圣的地方,这片热情的土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青河的学生们拥有改变自己一生的机会,这便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最无上的光荣。
按照工作要求,我每个星期都要从县城赶往各个村镇,检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运行情况,采集基层党建新闻和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各村带去电影、电教片、资讯光盘等资料。基本上每次下乡入村,我都要乘坐4个小时以上的长途汽车,汽车颠簸不说,速度还非常快,让我真正体验到了电影《可可西里》中吉普车在荒漠飞驰的感觉。
一次,我在走访萨尔托海乡萨尔哈仁村,检查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时,偶然翻到了一本哈萨克文日记。我发现了萨尔哈仁村大学生村官吾勒甫汗在扉页上用不熟练的汉语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个牧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百姓。”还有一次,在牧民的毡房里吃饭时,老牧民木拉提·胡马尔握着我的手说:“共产党员就像我家院子里的菜籽,种下一粒,就能长出好多粒。”原来,老牧民木拉提·胡马尔以前过着游牧生活,正是共产党帮助牧民建立定居房,提供优良草场,才结束了牧民的“看天放牧,朝不保夕”的游牧生活。在基层从事党建工作,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了共产党在基层农牧民心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也对牧民们的淳朴和热情感触至深,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工作职责的重要与光荣。
我想,人,归根结底要活在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感关系里,活在自己喜欢的那份事业追求里,活在别人对我们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的尊重和认同里。如果要想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永久的尊重,靠的是精神品格,靠的是服务社会、国家的本领,靠的是对人民群众朴素而真诚的感情。青河,已然成为了我喜欢的那份事业。
青年人要在梦想中加入重量,这份重量正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责任的坚持。我想,北上广深的繁华固然代表中国,西部农村的落后同样代表中国,不深入基层,就无法真正的中国国情,不深入社会,就不会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大好舞台;不深入群众,就不可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正是付出,让我的生活满是感动;正是坚持,让我的生活满是快乐。用生命七十分之一,创造一个奇迹,至此,我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爱上了青河。
[责任编辑:团委 ]
|